登录 | 注册 | 收藏博客 | 豪宅博客
    个人资料
  • 姓名:叶檀豪宅专家
  • 博客等级:16
  • 博客积分:663307
  • 博客访问:703777
    博客标签

我的好友
  • 博文

叶檀:郭树清上任五把火

2012-01-09 11:40:44

郭树清上任五把火

2012-1-7财经国家周刊

2011年10月29日,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从此处于四方如炬目光的烛照之下。证监会主席,这是中国最肥厚、也是最具风险的位置之一。

郭树清上任之后,连烧三把火,但市场却不买帐,上任首月,上证指数下跌5.66%,深成指下挫8.22%,2011年股市收出阴线。

以股指涨跌为郭树清的监管成绩背书是不合适的,熟悉中国证券市场的人清楚,中国证券市场不仅与实体经济相反而行,当重拳整治内幕交易时,反而会因为驱赶走活跃的游资导致股指下挫,如2011年年末ST股的下挫就是例证。整肃市场秩序是典型的短期利空、长期利好,我们有必要为整治内幕交易的勇气喝彩,同时也应该为已现端倪的风险提醒。

整治内幕交易有功

迄今为止,媒体梳理出郭树清上任之后所烧的五把火,分别是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强制上市公司分红、发展公司债、强力打击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为市场引入资金活水,倡议“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入市”。

这五把火实际上可归纳为三条,建立证券基本公平交易规则,建立回报投资者的交易文化,吸引场外巨额资金入市,发展公司债旨在建立中国发达的债券市场,为证券市场减压。

在打击内幕交易上证监会颇见真章,在取消并购重组委委员资格、公布内幕交易案例、保荐人市场禁入方面,严厉程度前所未有。笔者遇到的业内人士,对整治内幕交易的力度众口一词——严厉。

A股市场上市公司从十年前的1037家,发展到现在已超过2300家。郭树清秉持市场原则,对要求暂停新股发行的非市场呼声不置一词,12月30号,明确表示“不存在救市这个概念,市场有它自己的运作规律”,却在行动上对上市规则做出表态。

11月份有13家公司IPO上会失败,说明新任证监会主席对于明确的招股书漏洞不妥协的态度,在绿大地等案例上,有关证券媒体公布了详尽的内幕交易信息,说明证监会对于相关上市公司在地方保护下被轻判并不认同,甚至是泾渭分明。

顶住压力,证监会发言人表示要提倡现金分红,要求在新股发行招股说明书中明确分红方案。

郭树清上任后,成立领导小组,着手开展内部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专项工作。证监会把整治内幕交易的矛头对准内部人士与内部高层人士。

11月25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正式实施,从源头上杜绝内幕交易行为的大幕拉开;11月29日,开出保荐代表人最严厉罚单,撤销平安证券两位保代资格。胜景山河IPO的保荐人平安证券,以及终审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被出具警示函。

12月1日,郭树清明确指出,将对内幕交易零和证券期货犯罪始终保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当天,证监会宣布,因在任期间违规持有参与审核的股票*ST圣方(现新华联),解聘第三届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吴建敏。这是证监会首次解聘审核委员。2012年年初,证监会发布细则,要求并购重组委委员接受聘任后,应当如实申报登记证券账户及持有上市公司证券的情况;持有上市公司证券的,应当在聘任之日起一个月内清理卖出;因故不能卖出的,应当在聘任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聘任期间暂停证券交易并锁定账户的申请。

12月2日,证监会通报和处罚了两起内幕交易案,涉及上市公司佛山照明和佛塑股份。

12月9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了6起证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情况。其中包括一起迄今查处规模最大、有组织有预谋的“抢帽子”操纵案件,该案涉及552只股票,累计交易金额高达571.76亿元,非法获利4.26亿元。

12月15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讲话批券商研究水平低。在当天的财经年会上演讲时表示,中国证券公司存在规模仍较小、对实体经济影响微乎其微、研究水平低等不足,总体上难以形成价值投资的引导作用,与国际投行差距较大。

郭树清上任后,光打雷不下雨的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有了“下雨”的迹象。深交所发布新版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此次增加了两个退市条件:三年谴责三次或创业板公司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的,其股票终止上市,并且不支持暂停上市公司“借壳”,同时设立了“退市整理板”。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不鼓励ST公司重组等规定,对靠补贴赢利的上市公司、对壳资源泡沫无异于釜底抽薪。

在所有的证券市场改革举措中,鼓励长期资金入市隶属败笔。郭树清在12月的一次演讲中,大胆提出“养老金、住房公积金投资股票市场”,投资者开始憧憬4万亿资金入市拯救市场,且不说中国养老金与公积金只有5000亿左右的资金可以入市,即便5000亿可以动用的资金全部入市,又如何拯救消化不良、沉疴在身的市场,又如何为民众的养命钱负责?

真正可以动用的是境外人民币资金。

12月16日,《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RQFII)出台,意味着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正式开闸。RQFII试点将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开始,运用其在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在经批准的人民币投资额度内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初期试点额度约200亿元。

证监会宣布第一批9家试点公司,首只RQFII产品最快于2012年2月中旬面世。根据试点办法的规定,首批启动的200亿元RQFII额度,其中不低于80%的额度将投资于内地债券市场,不高于20%的额度投资于A股市场,也就是说,将有约40亿元RQFII试水A股市场。

RQFII象征了人民币国际化走向深化,象征了资本项目的有限度开放,对于A股市场而言,区区40亿元人民币只能满足一家中型上市公司融资所需,完全是形式大于内容。

回到市场本源

郭树清是个市场派人士,曾在原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任职多年,后主导建行改革。

从1988年2月开始在国家体改委国外体制司工作,到1998年7月之前任国家体改办党组成员。此间,郭树清有机会与吴敬琏、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等人一起工作,被称为“整体改革论者”。1988年5月,共同完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设计》,经历三十余年,默契、观念不会消除。与周小川相似的是,郭树清著述颇丰,对于市场的理念从未动摇,双方都是激进的改革者,在周小川任证监会主席多年之后,2011年10月底,郭树清坐到了证监会主席的火山口上。

郭树清不会曹随萧规,在市场派的内核之中,技术手段将有很大不同。

郭树清不会重走周小川的激进改革之路。周小川任上把保护投资者当作头等大事,但国有股减持的休克疗法却激起所有普通投资者的反对之声,引入史美伦等人严厉监管,被认为不符合中国国情,有投资者声称水至清则无鱼。

想必郭树清会缓步而行,一是改变激励机制,二是对过于激进的金融产品持保留态度,建立风险管控体制。面对各行业的集中上市潮,郭树清不会表示明确反对,而会在监管、审核等方面加强把关。

所谓改革激励机制,即通过退市机制等,让炒作壳资源的投机者知难而退,同时提高薪酬水平,让金融人才进入证券、债券、期货行业;所谓建立风险管控体制,即抑制不必要的金融衍生品,将市场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与郭树清在建行董事长任上的风格一脉相承。在建行任职期间,郭树清的主要着眼点是引入外资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2010年9月曾经表示,在上市、IT管理体系建设之后,银行应靠市场内部推动力,以及来自股东的硬约束。为了控制风险,着眼于未来的布局,建行主动放弃了一些市场。

2005年准备上市时,郭树清在建行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2009年初在金融危机肆虐之初率先推动贷款出笼,从2009年3月起主动控制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明确“坚持有效发展,不追求市场份额第一;坚持信贷政策标准,不突破风险底线”的要求,在其他银行一拥而上之时,降低了贷款增速,甚至甘愿放弃市场份额。笔者不止一次听银行业界人士无意中提及,建行的风险管控力在业内领先。

12月1日,郭树清在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坦言,中国资本市场的行业和产品结构还很不完善;一些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和规范守法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市场分层不够清晰;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基础尚不厚实,有些时候投机炒作、追涨杀跌、大起大落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监管理念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他建言,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结构;积极发展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培育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时刻警惕和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降低风险、提高回报是证券市场的监管要义,禁止新股发行不是郭树清所能接受的办法,用市场化的办法实行上市与退市,减少上市溢价,壳资源溢价,引进社保等价值投资者,将资金引入债券、期货等市场,才是郭树清提振股市的市场本源性的办法。

未来围绕郭树清的争议将在2012年突显。

别指望用行政手段救市,对郭树清而言,这样做突破了底线;也别指望券商降薪,那不符合郭树清的市场化激励机制;所有利益链条上的人士会对强力整治内幕交易啧有怨言,周小川时代“水至清则无鱼”的抱怨会卷土重来。而2012年的并购重组高潮,会让内幕交易防不胜防,这是个严峻的挑战。

2012年期待

2012年是对郭树清执行力的考验。

整治内幕交易能否持续,是否会出现第一家创业板退市公司,是否通过市场化发行解决“三高”发行过程中的无责任人情报价——几方面并重,而退市制度才是重中之重。具体的案例才能激发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激发民众对郭树清的信心。

除了勇气之外,郭树清还需要更多的务实精神。中国的证券市场充斥了西方规则、本土色彩,动用各方改革力量,共同维护交易市场的公平与效率。起码在整治内幕交易、回报投资者方面,市场已经取得了最大的共识。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者,不应该是学究,更不应该是官僚,而是智慧的改革者,拥有前瞻目光的仁厚者。甚至,需要一些泼皮无赖、死缠烂打的劲头。

201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艰难之年,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希望之年,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孕育之年。

阅读(748) | 评论(0) | 收藏(0) | 推荐(0) | 举报

暂无评论
  • 发评论
  • 登录 | 注册
  • 最少5个汉字。请勿发表色情、反动的内容或广告,谢谢合作。
    • 请选择表情
    • 真棒
    • 我生气了
    • 我酷吧
    • 微笑
    • 热吻
    • 好害羞
    • 翻白眼
    • 悲伤
    • 抓狂
    • 疑问
    • 窃笑
    • 惊讶
    • 鬼脸
    • 大笑
    • 呲牙
    • 闭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豪宅之家的观点或立场。
    copyright (c) 2004 haozhai.cn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豪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