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保障时代是否意味着通胀时代?
2011-03-08 10:25:19从2010年开始,被全球金融危机中断的中国保障时代重新开启。这是正确的举措,有了全民保障体制,才有中国劳动力的统一大市场,掠夺式的开发模式才能告一段落。
从2010年财政决算报告看,中央财政的赤字不多,占GDP的2.5%,占收入的12%,与预算相差无几。这并不等于未来中国财政收支将一直保持平衡,财政欠帐风险极大。未来的通胀压力将以银行坏帐、地方政府赤字、地方债与企业债增加等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市场效率不提升,保障时代将伴随通胀压力。
有几个方向值得密切注意。
一,财政支出直线上升。
根据2011年预算报告,今年全国财政收入89720亿元,增长8%,同时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全国财政支出100220亿元,增长11.9%,全国财政收支差额9000亿元。财政支出达到10万亿的平台,远超预算。
与此同时,未来我国GDP增速将略有下降,而税收也不得不同步下降。“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近40万亿元人民币。十一五期间我国税收节节上升,未来无论是房地产不可能维持如此之高的增速。
二,民生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加大。
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10509.92亿元,增长18.1%;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安排9884.5亿元,增长15.2%;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7310亿元,增长15.3%。此外,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支出也与民生密切相关。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
相比十一五,未来支出期间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从预算报告可知,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3397亿元,增长14.2%;2007年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合计4318亿元,增长23%;2008年用于“三农”的支出5955.5亿元,增长37.9%;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7253.1亿元,增长21.8%;2010年,中央财政实际“三农”支出8579.7亿元,增长18.3%,超过了年初8183亿元的预算规模。
三,地方政府收入将大幅下降。
在民生领域的支出中,无论是教育还是农业,大部分资金由地方政府配套支持,但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卖地收入。
虽然根据财政部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差额仅2000亿元,经国务院同意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弥补。
现实要严峻得多。2011年地方政府收入将大幅下降2万亿左右,根据财政部的报告,去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3.26万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2.91万亿元,完成预算的213.2%。按照今年2月份的土地拍卖情况,仅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将减少1.5万亿以上。
与此同时,地方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成立4个调研组,调查的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以跟上。2010年,以保障房建设为例,尽管今年中央财政提高了对地方廉租住房建设的资金补助标准,但平均到每套住房也只有2.37万元,仅相当于投资额的30%左右。按此推算,仅保障房一项,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就缺乏2万多亿的资金,加上原有的十几万亿元的显性、隐性负债,地方政府无米下锅。
四,政府的行政成本易上难下。
面临严峻的支出压力,财政部等部门决心压缩行政开支,虽然根据财政预算报告,对2011年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三项经费支出按不超过2009年压缩后的规模安排。由于我国行政规模过于庞大,而公务员队伍仍在扩张,即便压缩开支,总体规模依然在增长起码人头开支就在增加。
读遍预算全文,无法找到行政支出的数据,排除预算中所列的项目,2011年支出包含投资与行政费用在内,大致19147亿元左右。引用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数据,根据2006年国家决算统计,全国财政支出4.04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42%,年均增长率为19%。全国行政支出比2004年增长33%,年均增长率为15%。
五,资源价格上升,我国的电力企业全线亏损,面临着资源价格继续上升的压力。
2011年,我国将面对资源与劳动力价格上升,刚性支出难以下降,地方隐性负债继续上升的压力。企业的效率提升无法弥补支出的增加,今后数年,我国的通胀率从总体而言难以回落到4%以下。增加保障,必须同步提高企业效率,否则保障将伴随通胀,除非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货币实际紧缩与实体经济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