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文
建立新股发行询价机构黑名单
2011-01-26 10:42:25来势汹汹的新股破发潮,再次激起股市对于新股三高发行的制度性质疑。
中国证券市场尤其是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三高发行并非不可控制,关键是我们想不想控制。
A股市场存在两大溢价一大漏洞,一是严控上市造成上市资源饥饿疗法下的发行溢价,二是缺乏退市机制造成上市溢价。由于基本没有退市风险,风险折价成为一纸空文。在发行上市过程中的技术漏洞,就是对于有意虚报价格的询价机构缺乏严厉的惩戒手段,而对失去诚信的中介机构过于温柔,一些上市业绩变脸的公司背后那些中介吹鼓手,扰乱了市场、侵害了股民的权益,却置身事外。
在2010年初上海的一次新股发行改革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表示,询价机构整体报价偏高,或是由于部分询价机构不能到位尽责,简单以股份盈利为目的,存在抬高报价水平的倾向。比发行权证稍好,朱先生终于承认询价机构存在高服价水平的倾向,但最近一轮新股发行开出的一味主药是增加询价机构,这相当于在红斑狼疮上贴上一副狗皮膏药,根本是药不对症。
增加询价机构,在新一轮发行体制改革中被寄予重任,被认为是达成市场新股均衡价的重要手段,但在短期作用之后,增加的询价机构反而成为利益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存在虚报价格等劣行,似乎这些公司的存只是为了印证在中国市场中合法充当价格托的无限钱景。
询价机构主要包含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QFII和财务公司,在新的新股改革中,把经保荐机构推荐的其他机构总称为第七类机构。截至2010年11月底,第七类询价机构达到近250家,加上原来的270多家,合计超过500家询价机构。第七类机构这在最近的询价中已经有所体现。据报道,根据相关上市公司的公告,在去年11月底发行的江苏旷达、星河生物和宋城股份询价中,第七类机构给出的平均报价,高于券商、基金、保险等其他机构给出询价的平均值。
高报询价已经成为某些公司的癖好。从网下询价情况来看,新华信托和东吴证券两家机构最为活跃,且申报价格较高,粗略计算,东吴证券网下询价平均高出新股最终发行股价约18%。其中,在对先锋新材询价时,东吴证券给出的价格为35元,高出先锋新材最终26元发行价34.62%。新华信托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该公司参与的44只新股网下询价中,有20只新股被其给予超过最终发行价15%的价格,其中最高偏离值达36.21%。
这些公司失去的只是信用,不过这些公司本来就没有什么信用,而通过高询价,却获得的是无限的生意可能。
首先,以高价向上市公司递上投名状,在证券市场获得江湖地位,明确地告诉利益链条上的人士,我们愿意当托,并且乐此不疲;其次,报出高价可以确保自己参与新股的摇号配售;最后,他们以被专业人士唾弃的价格挤掉了专业、理性的报价机构。
相比而言,外资要谨慎得多。截至2010年9月1日,共有93家外资机构获得QFII额度,其中有34家具有询价资格。据需要公布询价明细的创业板公司的公告,鲜见QFII参与新股的询价,即便报价也处于低端,这显示了以“价值投资”著称的QFII对过高的新股发行毫无热情。
我们应该对外资的理智表示鼓励,同时不得不提出,目前的新股发行市场对于询价机构既无约束又无惩戒,只是依靠询价机构的道德自律,无异于三高发行的帮凶,口头上十分严厉,暗地里却在鼓励发行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
增加询价机构、增加询价的托,上市公司增加的发行成本完全可以高报价从市场获得,只要能够上市,所有的成本由投资者承担。在创业板上每家公司高达上亿的超募,就是指出了掠夺与搏傻的事实。在破发之前是没能成功打新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在破发之后则是打新者承担,破发的出现会导致机构之间的肉博战,最终的结果通常导致市场失去融资功能。
对于屡屡乱报价的询价机构,完全有办法可以处置。
最便捷、成本最低的办法是建立询价机构黑名单,将询价结果偏离度公诸于众,以偏离发行价20%为标准,一次、两次偏离黄牌警告,三次乱价坚决罚出场,让这些询价机构彻底失去竞赛资格,相信在利益与惩戒面前,询价机构不得不以专业的心态抑制自己的贪欲。依此标准,新华信托、南方基金、华林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或被罚出场,或者已吃黄牌。其次,建立风险自担原则,高报价者对自己的报价负责,以真金白银高价购股(可以高于发行价),显示自己对该公司未来前景的看好。
让公司为自己的信用买单,十分公平,十分公开,十分符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